【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创新驱动围绕诚信开展创新,围绕核心竞争力开展创新 进军环保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打好“蓝天保卫战”
发布时间:
2018-08-01 16:53
来源:
论文作者 /演讲者:路面分公司 袁胜强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环保再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沥青搅拌设备作为公路、市政、港口、机场建设的重要生产设备,随着中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而壮大,在改善人们出行条件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但传统型沥青搅拌站也是粉尘、烟气、噪音等污染源产生的根源之一,在“环保高于一切”的时代,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沥青搅拌设备行业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蓝天保卫战”行动,环保不达标的沥青搅拌站纷纷被取缔,环保型沥青搅拌站逐渐成为市场主角。
关键词:蓝天保卫战、交通大会战、沥青拌和站、环保标准、环境治理、沥青路面施工。
引言:据重庆政府网,近日,重庆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全市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工作,提出坚持把交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认识和推进。这是新市委书记陈敏尔上任以来,就重庆经济全局发展提出的第一个战略任务。会议审议了《重庆市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工作方案》。方案研究制定了高速铁路建设、“小康路”建设、普通干线公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4个“三年会战”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绘制路线图,提出用三年时间实施全市交通建设大会战,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会议提出,重庆交通基础设施的瓶颈和短板仍较突出,对外大通道还不足,对内畅通水平还不高,交通方式衔接还不畅,加快交通建设任务还比较重,“造路”的路还很长,沥青路面仍然有着深远而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的提出和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长期以来位于城市地域的传统沥青路面材料生产基地,由于其在生产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粉尘以及噪声等,与现代化城市和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明显不符。为此,在调研国内大多数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环保状况基础上,包括环保水平与措施,讨论与分析其不足,为当下及未来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参考。
一、“蓝天保卫战”已经打响
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沥青施工行业环保再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山西省环保厅2017年第1号调度令”要求太原、运城等10个城市所有采石、沥青搅拌全部停产;2017年10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府,完成主城区内36家企业、42个搅拌站选址搬迁关停工作一直到2019年。
2018年4月9日,重庆市环境保护集中督察工作专题培训会召开,组成14个督查协调组,将全面从严狠抓环保工作,2018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为动力,以治污水害气为抓手,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举、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同步,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强化监督管理,深化宣传教育,推进我市生态环保工作跃上新台阶,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接下来的几年,沥青路面行业将会迎来一场大会战,但是基于环境督查巡视,近两年许多矿厂,沥青拌和站相继被强制关停,目前市内的绝大沥青拌和站在环境视察的时候被动停产,在未来的环境监测越来越严的情况下,我们目前的普通沥青拌和站将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
二、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现状分析
拌和站的主要污染物与来源。粉尘颗粒物、烟气与噪声是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主要污染物。粉尘颗粒物由集料产生,烟气产生于沥青与燃烧油气,机械设备的运转制造噪声。
存在问题的讨论与分析。
环保标准与水平:前一部分通过介绍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污染物的种类、来源、执行标准及采取的措施。经分析,不难发现,在现代城市对环境高要求的背景下,传统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存在诸多的环保弊端,总体上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标准与水平
环保标准数量少,传统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执行的环境标准相对比较少、单一,集中于常用几项环境保护标准,缺少要求相对更严格的地方标准,没有考虑。
环保种类不全面,尽管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考虑了粉尘、烟气、噪声等污染物,并执行了相关标准,却忽略了废水、固废、公共卫生等环境污染因素,考虑的环境污染因素不全面。
2、环境保护不到位
(1)防治措施不全面。缺少针对性的废气防治措施,燃烧油气与沥青的溢出、泄露、燃烧以及混凝土拌制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废气,然而大多数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未有对应的防治措施,尽管加热干燥、拌制等过程的沥青废气与粉尘一起被除尘设备吸收,但最终还是排放进入周围空气。
(2)缺少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设备是拌和站噪声的主要来源,一旦选定和安装好拌和站设备,通常就缺乏相应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三、环保站优势分析
随着我国政府对环保的高度重视,各地政府陆续出台搅拌站环评标准,新型环保搅拌站正迅速崛起。针对沥青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和人类产生的危害,沥青搅拌站生产企业及行业有识之士一直在积极寻找控制和减轻污染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以减轻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还地球母亲以美丽的容颜。
目前通过:焚烧烟气、布袋过滤、活性炭吸附、等离子电离和湿式脱硫等技术,已经使沥青生产听不到噪音、闻不到气味、看不到粉尘,花园式工厂,即将绚烂登台,成为潮流。
四、未来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趋势
重庆市委经过一段时间调研发现,重庆交通基础设施的瓶颈和短板仍较突出,对外大通道还不足,对内畅通水平还不高,交通方式衔接还不畅,加快交通建设任务还比较重,“造路”的路还很长。就重庆经济全局发展提出的第一个战略任务就是“重庆市交通建设三年会战”。
到2020年,全市完成农村小康路建设总投资300亿元,建设里程6万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实现全市村民小组公路通达率达到100%;到2020年,建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开工高速公路1000公里,开展前期工作1000公里,完成总投资约1000亿元;到2020年,实施普通干线公路10000公里,总投资600亿元。
五、结语
近几年沥青路面行业龙蛇混杂,出现了比价恶劣竞争的施工环境,从而也让我们处于被动局面,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担当,我们的信誉、我们的品牌,为了我司沥青路面的复兴之路,必须在即将到来的全面交通大会战中取得先机,在公司九项措施中也提到,创新驱动围绕诚信分开展创新,围绕核心竞争力开展创新,放大企业功能,适应市场,产生效益,创造利润;加强管理创新,沿着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知识化路径递进发展。
为了在未来1900亿的“交通大会战”和“蓝天保卫战”中占得先机,为公司挣得名和利,我司传统的沥青拌和站只有转变环保意识,全面考虑各种环境污染因素,执行更为苛刻的环境标准和要求,彻底的环保措施,我司沥青路面施工才能在城市中长远立足与发展。
相关附件:
企业资讯
党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