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NEWS CENTER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观后感


近日,由公司工会组织观看了电影《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影片以人物传记形式讲述了钱学森先生青年赴美、励志求学、涉险回国、建功立业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曲折人生,场面宏伟壮观、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他执着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感染了每一位观影人。

新中国成立之时,钱学森已经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双博士学位,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美国拥有优越的研究环境和资源,但他却心系祖国,归心似箭,一心想利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意识到钱学森巨大价值的美方又对其归国设置了重重障碍,甚至以间谍罪逮捕钱学森。尽管在美国受到特工的监视,尽管被关进监狱,尽管不能再工作,钱学森都从未忘记回到祖国的怀抱。终于,在长达5年之久的一系列斗争之后他如愿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

1955年初冬,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在被问到“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时,慷慨激昂地回答道:“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这句话说明了钱学森研发火箭导弹技术的坚定决心,要知道当时中国没有任何相关方面的基础,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匮乏。从此,新中国的导弹、火箭和航天事业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在钱学森的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他的事迹振奋人心,他的精神永不泯灭,他的品质永垂千古。他一路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有余地给后面的攀登者。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在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钱学森式的爱国者。关注钱学森,思考钱学森,才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爱国,求实,奉献的良好风气。今天的中国,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像钱学森那样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之上的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钱学森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将传承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无畏前行。

在建工这个大家庭中,如钱学森一般对国家默默奉献,对理想坚定执着,对信仰不懈追求的人太多太多,他们都是我们不断学习和努力追随的楷模。他们的奉献不一定都有钱学森那么大,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心怀国家,情牵企业,坚持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每一个坚定理想信念的人都值得人敬佩!

学习钱学森,不仅要学他的爱国精神,还应学习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他的身边永远都是书,可见他对汲取知识的渴望已经深入骨髓。知识的累计就是学习的过程,但是更需要自身的勤奋和刻苦。知识是无形的财富,更是实现志向、理想和信念的基石。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保持对汲取知识的渴望,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在知识的不断累积中一步一步的去实现心中的远大抱负和理想。只有养成勤思博学的好习惯,用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才能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为企业作出应有的奉献!

 

   路面分公司:刘辉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