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绿色踪迹
发布时间:
2021-03-01 14:34
来源:
蓝色星球绿色踪迹
论文作者 :李朝臣
演讲者:李朝臣
随着国家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虽然相关部门对项目管理越来越严格,但项目内的现场环境及生产过程中的环保理念管理都还在最基本的层面徘徊,施工环境的脏乱差也一直是深入人心。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宏伟目标下,工地施工现场推行绿色环保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此,就如何构建绿色工地从以下几点进行简短探讨。
一、工地绿化植被的循环利用理念
在建施工项目现场进行绿化是绿色环保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工地绿化对于建筑施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些绿化带不但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而且还可以改善工地施工作业环境,美化工地环境;第二,它可以美化工地场容,给工地增加色彩和生机。当然工地的绿化作用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的独立存在,而是多种功能的协调一致,综合发挥。工地绿化所发挥的效益,主要是调节施工人员身心效益、建筑产品过程艺术效益和建筑工地管理标准化效益。这三种效益综合起来体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时也产生了经济效益。
但目前对施工现场的绿化都是一次性的,工地完工绿化就全部报废,这不仅是一种不环保的行为,更是一种对项目成本的浪费。为达到资源回收,工地绿化循环使用及节省工程项目的绿色工地建设资金的目的,可由集团牵头运用公司运营的模式,采用互联网+公共绿化租赁平台的方式实现对工地绿化循环使用。
首先,平台的推广肯定是市场各方都能够节约成本,创造利润为根本。现通过我所在的项目来计算一下工程费用的分析。以一个中等工程项目部的投入计算,工地绿化一般需要投入10万元左右,且加上植物的养植管理成本3万元,则需要投入13万元。而我所在的十八梯项目部采用租赁的方式,以项目建设时间3年进行计算,费用约为7万元,则可以节省6万元左右,且在项目结束后,通过前期的合同签订要求,所有绿化设施需要全部回收,故只需要投入部分维护管理费用,所以盈利能力很大。其次,为何要推广平台,在我所在项目部前期市场调查中发现多数绿化公司是不提供回收业务的,这就直接导致绿色植被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产生,这与实质的绿色工地建设是相违背的。通过平台的搭建及推广,可以要求进入平台的当地绿色植物租赁公司,拓展相应的业务,提供工程项目的工地绿化及回收业务,并进行模块化种植。模块化的要求就是进行批量的移植,保证其成活率,同时在工程项目完成时便于绿化公司对其进行回收和运输,而以目前的移植技术来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因此在技术上是可行,工地绿化租赁的形式是可以开展的。
该方式运行的前提条件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整个集团所属项目绿化管理平台,将项目建设纳入平台进行管理。项目平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建或者拟建项目管理;二是本地提供的绿色租赁公司管理。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个信息汇集的作用,将绿化租赁公司和工程项目进行对接,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所以该理念是既解决了工地绿化资源的浪费,又满足了绿色工地的要求,整合了建筑市场需求绿色植被的资源,为整个社会和城市环境节省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倡导了绿色环保,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以少积多,形成巨大的社会效益。
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理念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作为用水大户的建筑施工工程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建筑项目开源节流也是绿色工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虽然每个项目的地理位置、规模、场地、施工安排、工期、人员、机械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现场可利用的水源有市政水源、自备水井、施工降水、施工渗水、试验水和雨水。其中市政水源和自备井属于外部供水水源,施工降水、施工渗水、试验水和雨水等都属于内部可再生水源。目前这部分都排入市政管网流走,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加重了污水处理负担。
在这众多水源中哪些是能够为我们工程循环所用?施工降水是工程在地基施工阶段,将地下水位降低排除,排水时间持续整个地基施工阶段,水量非常可观,以我所在十八梯项目及南道路项目计算得到使用WQ15-55-4型号水泵每天抽水量约为240m³/d,这部分水收集储存容易;施工渗水多产生于地下暗挖工程,结合我经历过的项目而言使用WQB15-35-4型号水泵每天抽水量约为150m³/d,这部分水收集储存容易;工地的降雨也是一个重要的水资源,全国平均每年降雨量为643mm,这部分水量与施工场地大小的不同有所差异,收集储存较难。以上这三方面水源如果能合理、高效利用,规划这部分水的收集、储存、传输是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的。
为实现项目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首当其冲的必是加强宣传,提高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节水意识。大力进行水资源短缺,水与人的关系和节水的宣传,加强工地用水管理,使每一位工作人员认识到水危机的急迫性,自觉杜绝施工用水浪费,将项目工地上跑、漏、冒和长流水现象将至最低;其次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收集及储存可利用的水源,通过沉淀后为养护用水、生产消防用水、冲厕和降尘水、工程试验水所用;最后是实行节奖超罚的制度,项目可按类似项目用水量进行考核,公司对项目用水量积极考核检查,严格执行节奖超罚的制度,使用经济杠杆控制施工用水量,促进施工节水。
通过场内水资源循环使用的理念,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实质的社会效益,给项目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本人在2017年有幸参观了重庆市渝中连接隧道与解放东路接口的在建工程,其中隧道内水资源循环系统给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隧道内通过合理的施工布局分别采用排水沟收集渗水、三级沉淀池处理渗水、水泵系统供给经处理后的渗水来达到施工渗水的循坏利用,直接通过施工渗水的水源满足了隧道洞内的施工用水。从经济效益出发每月直接市政用水费用节约2万余元;从社会效益出发重庆市渝中区的各个部门都对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上做出的行为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三、从源头着手,推行限额领料的制度
工程项目的建设包含大量的钢筋、水泥、砂石料、柴油等材料,这些材料的根源是取之于自然中的不可再生资源,绿色工地的本质是除了对已有资源的循环使用外,更应该强调的是在合理资源的额度下使资源最大化的利用。所以引入管理学里面的限额领料制度来控制施工材料的消耗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手段。
限额领料是以施工预算为依据,以材料消耗统计为手段,构成基层材料动态管理的有机整体。事前通过对施工图纸的详细计算统计项目的材料计划使用情况,事中通过限额领料的制度控制材料的浪费,事后总结材料结余超支情况从具体事项入手改进材料浪费情况。
还是以我现在所在十八梯项目部为例,在2019年8月底的一次常规材料核算中发现,隧道喷射砼的损耗量达到了35%,较市政定额规定允许损耗量的24%高出了11%,通过数据进行现场查验是砂率和组骨料粒经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回填量,最后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在保证强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砂率控制骨料粒经,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回弹量的参数。所以如果不是在月底进行材料核销,此种问题很难被发现。长此以往,不但成本会有所增加,材料也会增加使用量,更何谈通过节约材料来达到从源头打造绿色工地。
四、运用PDCA循环保证绿色工地的正常运行
绿色工地构想的实现可以采取PDCA循环来保证各个环节的实施。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 和 Action(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
在每个项目成立之初,做出绿色工地相关工作的计划方案,然后按照项目进程对做出的计划方案安排部门进行实施,通过项目领导小组检查实施效果,最后做出评价并将工程资料留档为类似项目进行参考。
五、结语
绿色工地的创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施工企业在涉及建筑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实现绿色施工,创建绿色工地必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关附件:
企业资讯
党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