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安全为先
发布时间:
2021-03-01 14:57
来源:
提质增效 安全为先
论文作者:雷玲雨
演讲者:雷玲雨
【摘要】新时代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在管理上下功夫,创新管理方法,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管理办法、工作机制,责任到人,确保安全生产,不断提升品质和提高效益。
【关键词】构建新常态 红线意识 安全生产 创新管理
引言:重庆直辖以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好转,经历了事故高发“无奈期”、持续下降“蛮干期”、基本稳定“双基期”、稳定向好“法治期”四个阶段。2017年以来,重庆市在预防、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成绩显著。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阶段,重庆在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防范和监督管理不到位、非法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等问题仍然突出。2019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针对建设施工领域多次开展了“两防”和“建安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在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事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习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今年4月1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今后我们将以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以三年行动任务清单为导向,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的高潮,深化安全管理改革创新,认真谋划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不断适应新形势安全管理要求,狠抓城市形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落实落地,推动公司管理、综合实力上新台阶。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安全为先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
一、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构建新常态
(一)以政策为导向,正确履职、大胆创新
一是《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项配套管理制度,逐年递增式的不断完善细化,要求越来越明确、标准越来越具体、责任划分也越来越清晰。2015年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强化依法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如:《刑法》和《“两高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生产安全犯罪。2019年应急管理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印发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该办法主要是办理涉嫌安全生产犯罪案件,依法惩治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2019年《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中提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督促推动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监管、推动问题整改、强化事故精准问责。
二是相关部委以及重庆市出台了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旨在依法惩处安全生产领域的犯罪行为,建立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体系。目前,重庆事故查处按“一案双查”“三责同追”的原则进行追责。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建立了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诚信评价和管理制度、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领域十类失信行为纳入联合惩戒。
通过对以上法律、法规的了解,不难看出国家在政策导向上,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影响都意义深远。
(二)构建安全生产新常态,明标准、确定位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是现阶段国家依法治国、依法治安的大背景,也是这个时期的工作标准和工作内容。
当前,公司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构建安全生产新常态,要进行新摆位、新谋划、新思考,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观,深刻理解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内涵,切实把安全生产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把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作为时刻坚守的新常态;把“五落实五到位”作为日常工作的新常态;把依法治国、依法治安的理念作为日常管理的新常态;把自然灾害防治、高温汛期安全生产作为安全管理的新常态;把加快安全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本质安全”的新常态;把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提升全员自我保护能力作为严控各类事故发生的新常态。
二、落实安全发展观,坚持“生命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的思想不能动摇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无数事例表明,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终归要毁灭企业。《安全生产法》贯穿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这是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的必然要求。
依法生产经营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2016年7月,习总书记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决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福祉和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有丝毫疏漏。作为新时代的管理者,我们必须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健康作为最高职责,认真落实好本岗位安全职责,坚决做到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三、前车辙,警钟长鸣;后车鉴,安全生产
(一)长安汽车渝北工厂“4·11”较大起重伤害事故。2018年4月11日21时54分,重庆通用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承接的渝北区长安汽车渝北工厂C206搬迁及C207建设工程在拆除钢桁架过程中发生一起起重伤害事故,造成4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12.2万元。经调查组认定,本次事故是一起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1、直接原因。C206搬迁及C207建设工程未编制《钢桁架拆除专项施工方案》,钢桁架拆除时手拉葫芦布局不合理,致使手拉葫芦受力不均衡;加之吊带捆绑位置及捆绑方式不当,致使吊带承载能力下降;工人操作下放手拉葫芦不同步,加剧受力不均衡、增加动载荷,引起吊带断裂、钢桁架整体坍塌。
2、间接原因。施工单位(通用机械公司)违反施工组织程序。违反技术管理规定。项目存在“以包代管”现象,未对施工现场实施有效安全管理,违章指挥工人冒险作业。一是未组建项目施工管理团队;二是未安排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实施现场安全管理;三是项目施工主要管理人员为和远劳务公司人员;四是施工现场违规进行吊装拆除作业。
3、事故处理。根据调查认定的失职失责事实、性质,事故调查组对4个涉责单位的8名人员追究刑责,9名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给予建设(55万元)、施工总承包(65万元)、监理(60万元)等单位和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行政处罚。
(二)安全就是效益。例如:以发生1人死亡事故为例,对受害者赔偿额最低100万元,事故罚款约40万元左右,另加其他损失共约150万元。如安全管理到位、安全投入到位、防护措施到位、人员意识到位,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四、提升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从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做起。
公司建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所有层级和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和考核清单。组织各单位宣贯学习,开展认领“责任清单”行动,使各级人员“知责明责”,真正把责任担起来。应贯彻执行各项制度、严格奖惩,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建议二:严格落实“三驾马车”管理举措,在工地安装智慧大脑,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一是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制定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二是严格落实危大工程管理要求,强化技术管理,充分发挥技术负责人指挥权和决策权,加强危大工程施工过程管控。三是加强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配备安全设施设备以及劳动防护用品,保障安全生产条件。四是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为建筑施工安全保驾护航。通过安装监控装置和智能设备,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五是将现有安全管理平台与BIM技术相结合,减少人力和财力,降低成本。
建议三:强化自然灾害预防,一并纳入体系实施管理。
将自然灾害预防纳入施工过程管理,主要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风险评估及论证、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方面抓落实。重点关注项目驻地选址、高温汛期时段、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对施工的影响。
建议四:提高环保意识,建设绿色工程。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公司坚决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在施工过程中推行节水行动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严格污染物排放管理,加大环保措施经费投入,安装检测设备和配备控尘降噪设施等手段和办法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把我们的工程建成绿色工程。
建议五:不断完善应急保障体系,提升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围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举一反三落实整改。二是配备合格有效的应急物资和设备。三是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应急培训,确保应急能战。四是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符合性和人员的处置能力。
建议六: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固化各项工作标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公司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以来,成效不够显著,主要体现在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创建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建设过程流于形式。我们应按照相关规定,深入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通过强化风险管理、注重过程控制,做到持续改进。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对标对表,固化各项标准,找差距补短板,提升本质安全。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创建市级文明工地和全国标化工地,切实提升公司的形象品质。
建议七: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全员安全素质提升”培训工作。
一是应用好当前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将安全三级教育切实落到实处,使受教育人员真正得到教育。二是设置VR安全体验馆,通过模拟现实技术,将“VR+互联网技术”和安全教育培训相结合,将以往的“说教式” 教育转变为“体验式”教育,让人在VR体验中“感同身受” ,从而增强安全意识。三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强化项目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重点做好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只有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了方能获得整体提升。比如木桶理论,要想增加木桶盛水量,则需要补齐水桶的短板。
建议八: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技能和安全文化素质。
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建立处于深层的安全观念文化、处于中间层的安全制度文化、处于表层的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提升其内在影响力,从而规范管理者和员工的管理行为及作业行为。安全文化也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力量,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事故的效果。
结语:新时代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在管理上下功夫,创新管理方法,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管理办法、工作机制、责任到人,确保安全生产,提升品质和提高效益。通过落实管理、技术、教育、文化等措施,消除生产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最后,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安全管理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4]《“两高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
[6]《重庆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相关附件:
企业资讯
党团工作